想做管理層 不要犯這 3 個錯

職場

發布時間: 2015/08/14 16:22

分享:

分享:

何靜瑩(Ada Ho)是社企L plus H (Love+Hope)創辦人,也是大企及教育界管理培訓導師。她師從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Dr. Ronald Heifetz,將他聞名的24堂課,濃縮成4小時管理版。

她10年前學了Dr. Heifetz那一套,行之10年,今日練成犀利培訓師的何靜瑩指出,中層有以下毛病:

常歎無人支持自己。歎上層只會定業務目標,歎下屬不受教,不肯拼搏。

他們用盡Buddy Buddy方法,摸晒酒杯底都無用,下面有1至2個『老油條』已纏死你,自己無工具去處理,便怨老闆,希望老闆出手。

何靜瑩狠批:「他們居然不知自己有責任!你是把關人,凡事靠老闆出手,即是削弱你權威。但人性就是這樣:派糖就鍾意,要管治同事就避,寫appraisal(績評)永遠寫得比真實好少少,但背後就鬧到你七彩!」

何靜瑩直指:「價值觀影響行為與習慣,前者不改,表現不會變。」

個案一:29歲女生 連調6部門

有好多公司都愛做門面工夫:滿口讚美,調走有問題員工。何靜瑩拆解:

費事多解釋,向老細坦承自己搞唔掂,好肉酸囉,只要另一部門有人肯領養便省事。

有個案例:有個29歲女生,每年半就調職一次,連調6個部門,每個部門主管都滿口讚美。她也自信有真本事,可以游走全公司。

誰知最後有中層經理發現真相剛好相反,於是決定行使領導力,戳破她的問題:

點解你29歲,硬技巧同22歲新人無分別?只是更識玩制度,走精面?

一個本以為自己表現佳,故可以游走全公司幫手的驕傲女生,不忿被指表現低等。

上司為了公司利益,花了3小時重寫評語,但這番承擔,卻惹得人力資源部都認為「係咪你問題?」因為他將真正問題由地氈底揚起,即是說之前6個部門的上級都是錯,當時搞到好大件事。何靜瑩說:

這個員工前程已被毀,因為無人對她講真話。很多大企都是寧保人不炒人,調走算數。

個案二:年少狂傲 第一個被裁

在她的社企毛衣廠,每炒一個人,全班股東內心爭戰,有如做品格培養,但如果一個人屢勸不改,無論你已試盡各種方法,甚至「三啖砂糖一啖屎」都失敗,那你惟有炒他,才能迫他面對他自己。

有丁點才華者,尤其如此,他們會以才華作為擋箭牌,要全世界遷就,將缺點遮蓋。

她自爆年輕時也犯過同樣錯誤,被炒時獲大老闆接見,說生意不好,何靜瑩聽到後求索遣散費,結果頂頭上司跟她說:

你面對現實啦,其實係你表現有問題!

她說自尊心受創,幾年後才沉澱完成,明白到是自己年少狂傲,着數拿到盡,講長途電話唔使本,項目拼搏期耍賴要飛海外送殯而離開玩4天。她事後想通了,自認好大得着!

她又指:一個人咩都有自己一套『理由』,上司講極都不服,那日後必定升誰都不升你,加人工給誰都不加給你。你的自以為價值觀便成為個人成長絆腳石。

個案三:90後課堂違規玩手機

試過去某公司做培訓,諸事不順,首先員工遲到15分鐘,經理講了5分鐘開場白,在場30多人還是各自玩Selfie,傳爆谷,何靜瑩直覺員工欠紀律。

盡管她開場就講明課室規矩:不准用手機,不准匿埋在後排。但還是有90後不斷打短訊,初時被勸喻收回手袋中,但想想下卻不忿氣,一而再,再而三地舉手。

何靜瑩坦言4小時課程很趕迫,本不想浪費時間,第一次,提出待Q&A或小息時解答,第二次問她提問是否跟業務有關,對方開始發惡:

我只不過靜靜地傳信息,沒有騷擾到你,有咩問題呀?

第三次,現場氣氛已被干擾,她坦言好擾民,立馬掟走手上的鐳射筆,拿90後做實時教案,請大家評理,

現場馬上升溫,當然有人想息事寧人,但我不允兩邊都幫,即場示範危機管理,直揭對方做錯。

90後拂袖而去,事後公司新增許多餐桌禮儀等新培訓項目,90後亦開始受教。有員工說,直接處理衝突時,壓力大到令人作嘔。何靜瑩坦承主持人一樣受壓,但是壓力後能修成正果,就辛苦得有價值。